47)实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开展“阳光体育”等活动,确保“三课两操两活动”,保障学生每天运动1小时,掌握1-2项体育技能,体质健康达标。现有运动场地设施完善、管理制度规范。(1分)
学校坚持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的通知》,积极开展校园阳光体育运动建设,保证每周3节体育与健康课程,阳光体育和每天锻炼一小时,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促进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培养学生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强化职业体能训练,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要。认真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制度,深入推进体育工作,坚持每天的早锻炼制度,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营造人人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氛围,倡导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去锻炼和陶冶身心。
48)学校卫生工作管理规范,防疫防控体系完备。按规定配备专职卫生人员,卫生保健室设置配备达标。落实学生医保制度和开设健康教育课。学生体检率达到100%。(1分)
学校不断加强卫生预防体系建设,健全学校卫生机构,配有3名具有执业证书的专职医护老师。医务室设施设备均按规定配备达标,设有多个留观室,防疫物资仓库,隔离宿舍等。卫生管理工作规范,建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应急处置流程,落实新冠病毒常态化管理措施,落实健康教育活动,积极开展急救培训、自救逃生、禁烟防艾宣传,一年开展多次防控演练。学校落实医保制度,每年进行入学新生健康体检,学生健康体检率达100%。
49)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硬件设施达标。按规定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形成校、班两级心理危机干预网络。(1分)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先后建立了由校领导牵头、相关人员组成的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职责明确,运行有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严格按照《上海市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心理辅导室装备指导意见(试行)》进行设计和建设,硬件设施齐全,配有宣泄室、放松室、沙盘室、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读室、心理辅导教室等。专职心理教师2名,另有校内具有资质的兼职教师6名、校外专家6名、精神科医生2名,共同指导和开展心理咨询、团体辅导、课程建设等校级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工作。严格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标准,面向全体学生,开足开全心理健康课。此外,所有学生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青春期心理发展》校本课程34课时。学校还与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医教结合,着力构建区-校-班三级心理危机干预网络。
2021年开展心理专题讲座8场、团体辅导8场,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开设心协之声、心晴故事等活动,学生心理普测907人,共接待学生和家长心理咨询服务232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