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学校德育“十三五”规划》解读

上海市学校德育“十三五”规划》解读


  1.  “十二五”期间上海市学校德育工作取得哪些成绩?

答:“十二五”期间,上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更加注重内涵发展,更加注重协同创新。顶层设计进一步加强,扎实推进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六进”机制。课堂主渠道育人功能进一步发挥,深入推进学校思政(德育)课程改革创新,培育了一批有实效的教改成果。学科德育纵深推进,成立了全国大中小学课程德育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课程德育研究发展中心,分学科编制了“学科育人价值”系列丛书。实践育人、文化育人不断拓展,实施“学生实践和创新基地建设工程”,推出了中小学生职业体验等系列活动,打造了“非遗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大学生艺术实践育人联盟”等一批文化品牌项目,建立了“中小学生校外活动网络平台——博雅网”。队伍专业化水平逐步提升,先后出台了系列文件,对队伍培养、项目资助、考核激励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划,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建成了11个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6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32个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13个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完善,成立了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形成了“1+3+6+17+N”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医教结合”工作机制,建成了8个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易班——学生网络互动社区全面升级,初步建成集思政教育、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全国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学生网络互动社区。

  1. 目前上海市学校德育工作还存在哪些需要加强改进的方面?

答:结合未来五年国家、上海的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发展目标,上海市学校德育工作在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创新创业、思想文化引领、网络思想政治等方面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清醒地看到,上海学校德育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加强。如,大中小学各学段德育工作纵向衔接还有待深化,课堂、课外、网络等育人途径的横向贯通还需进一步协同,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育人合力有待进一步整合,德育一体化体系有待进一步推进;德育保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1. 上海市学校德育“十三五”规划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升内涵为核心,以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为抓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学校德育综合改革,深入实施《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坚持育人为本,强根固本,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找准与学生思想的共鸣点、与成长需求的交汇点,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坚持遵循规律,改革创新,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围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整体推进理念、教材、内容、方法、队伍、体制机制等方面综合改革创新,做好新形势赋予德育工作的新任务、新使命,增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

坚持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加强德育内容体系和工作体系的顶层设计,坚持用系统观点、法治思维统筹推进德育工作,使各项工作都能实施有力、运行有序、推进有效,形成德育工作的强大合力和整体效应。

  1. 上海市学校德育“十三五”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任务,以一体化建设的理念构建大中小学德育内容体系和工作体系,构建大中小学各学段纵向衔接、课内课外网上网下横向贯通、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全程、全方位育人共同体,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 上海市学校德育“十三五”规划有哪些重点任务?

答:“十三五”期间,上海市学校德育工作重点推动思政(德育)课程创新计划、马克思主义学院平台建设计划、学科德育深化计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计划、校外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学生发展协同计划、网络思政高地建设计划、骨干队伍培养推进计划、研究平台打造计划等九大计划25个具体项目。

1.思政(德育)课程创新计划。深化大中小学思政(德育)课程改革,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建设循序渐进、学段衔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富有上海特色的德育课程与教学体系。实施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创新2个重点项目。

2.马克思主义学院平台建设计划。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平台建设,深化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支撑作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培养和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青年骨干、学科带头人和专家名师,形成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和工作平台,努力实现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跨越。实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3个重点项目。

3.学科德育深化计划。深入开展中小学学科德育和高校课程思政探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有效融入各门学科(课程)之中。实施中小学学科德育深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2个重点项目。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计划。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课外、进网络、进队伍建设、进评价体系”。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示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日常主题教育活动建设、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繁荣4个重点项目。

5.校外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重点,合力构建组织规范化、内容序列化、形式多样化、运行科学化、资源社会化的全方位的“校内外育人共同体”。实施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学分制建设志愿者服务新平台建设3个重点项目。

6. 学生发展协同计划。完善全市学生健康成长需要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学生人生规划指导,合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联动3个重点项目。

7.网络思政高地建设计划。拓展网络平台,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切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推动传统媒体、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与弘扬。实施易班——学生网络互动社区建设网络舆情引导体系建设德育智慧服务平台建设3个重点项目。

8.骨干队伍培养推进计划。推动德育工作队伍育人能力建设,提升德育工作队伍职业能力与素养。加强教师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培训,全面提升全体教师的师德与育德能力。实施中小学(中职)德育骨干队伍能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能力提升、师德建设培优3个重点项目。

9. 研究平台打造计划。推进上海德育智库建设,加强上海德育研究管理和成果培育,推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建成德育研究的高水平交流平台。实施德育智库建设名著名刊名论坛打造2个重点项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