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原文,学内涵,谈体会 丨 教工第一党支部组织党员开展《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集中学习

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下简称“学习教育”),2025425日下午,教工第一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集中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以下简称《论述摘编》),此次学习围绕前三章“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作风问题的本质是党性问题、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等开展学习交流,会上党员们通过读原文,学内涵,谈体会,以学明思,以思促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助力学校转型发展。

首先由党支部纪检委员黄一聆老师宣讲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抗美援朝精神。黄一聆老师以“传承与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为题,从抗美援朝的战争背景、精神内涵、历史意义、当代价值四个方面,对抗美援朝内含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做了全面细致的领学。学习中,黄一聆老师援引抗美援朝涉及的一组组真实数据,列举了上甘岭、长津湖等经典战役以及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典型事迹,并联系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深刻阐述了传承与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的意义和重要性,也使党员们在对那段枪林弹雨战火纷飞历史的重温与回顾中,在情境交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散文朗诵中,更加体会和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也更加认识到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永葆战斗精神的重要性。

会上,党员纷纷交流分享了学习《论述摘编》的体会。

文理思政教学部副主任、思政教研室党员胡方明紧密联系自身教学管理和思政教学等工作,她认识到研读《论述摘编》不仅是强化自身党性修养的必由之路,更是将党的作风建设融入思政课堂、培育时代新人的关键契机。她通过读原文,品内涵,谈体会,从“以‘作风建设’为镜,夯实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根基,以‘党性修养’为魂、提升思政教师的育人能力”两个方面,指出思政教师的作风直接关系到能否在学生心中播洒信仰的种子,并强调了“严谨治学、积极备课、准确备课”应该成为思政教师必须养成的基本工作态度。她的分享启发了党员要将学习与具体教学工作联系起来的新认识。

数学教研室党员、党支部组织委员龚玲柳围绕 “党的作风建设关系人心向背”的论述分享了她的学习体会,她联系延安整风运动、新中国成立前提出的“两个务必”、改革开放初期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百年党史背景,分享了她对“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等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并结合自己最近参加中西部合作教学比赛的工作实际,就教学中如何融入思政元素深入谈了学习体会。

语文教研室党员、党支部宣传委员苏健聚焦“作风问题的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这一论述,分享了他对“人民至上”意义和重要性的学习认识,他联系党史背景,梳理了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等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一脉相承的“人民至上”理念的发展形成过程,重点分享了他对于教师的工作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一切为了学生专业发展和职业素养养成的学习认识,他还联系语文教学工作实际,就语文教学如何服务学生专业发展与职业素养养成,如何以课程促进学生健康心理人格和医护价值观形成,如何帮助学生解决所面临的“沉迷网游、重技能轻素养、缺乏是非对错判断鉴别能力”等问题谈了学习体会。

最后朱彩英就学习教育以来作学习体会,她强调:基层党支部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作为党支部书记如何使这个“神经末梢”灵敏、强健,把党发出的声音正确传导到“神经末梢”、下达的任务落实在每位党员,把好“最后一公里”的落地发力。党支部将始终坚持严肃规范开展“三会一课”,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筑牢转作风改作风的思想政治基础。扎实推进学习教育,以上率下,党员干部带头、党支部委员带头、教研室主任带头,筑牢思想堤坝,只有学深悟透,才能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动上明确界限。历史和现实实践证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号召党员认真学,结合工作学,联系自身学,将作风建设抓常、抓细、抓长,融入日常生活中,落到自身岗位上,用过硬的作风建设为学校发展大局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教工第一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