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素养和人文情怀,深化“三全育人”格局下的家校协同机制,我校于11月6日上午成功举办了“正向沟通聚合力•非遗匠心润心行”学工团队协同育人工作坊。本次工作坊创新性地将实战性的家校沟通技能培训与沉浸式的非遗文化体验相结合,为学生工作团队注入了专业“工具箱”与心灵“滋养剂”。学校学生部门相关教师,全体班主任、专业班导师以及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学生科副科长苏李欢主持。

第一部分:聚焦专业能力提升——家校沟通专题讲座
此次工作坊的第一部分是“高效家校沟通专题讲座”,特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生命力橙卡技术创始人田芷老师主讲。
田芷老师的讲座紧密围绕家校互动中的“情绪密码”与“正向沟通技能”展开。她通过生动的橙卡小组互动,引导老师们精准解读肢体语言背后的情绪信号。针对教师在实践中常遇到的家长焦虑、委屈、抵触、失望等四种典型负面情绪,田老师提供了极具针对性的“分层应对”策略。此外,田老师还系统拆解了“亮点切入”“具体事实替代抽象评价”和“推动家长参与”三大通用正向沟通“利器”。通过高仿真的情景推演与实操演练,帮助老师们将理论转化为可执行的策略。参训老师们积极分享感悟,一致认为讲座专业性强、贴合育人实际,为未来构建更加和谐、高效的家校共育关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二部分:涵养人文素养——非遗匠心润心体验
工作坊的第二部分是一场身心放松的人文体验。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一闻老师带领,以非遗“螺钿工艺”为载体,巧妙融合了正念调频与色彩能量疗愈理念。
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参与者们全情投入到涂抹亮油、拼贴螺钿、定型封装等创作环节,亲手打磨出一枚枚专属的胸针。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手工制作,更是一次专注于当下、释放压力的深度“心灵SPA”。老师们在色彩搭配和细节雕琢中体验到了“慢下来”的乐趣,有效舒缓了日常工作的压力。

本次活动成功地将现代心理学与育人理念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它不仅为学工团队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工具箱”,更通过螺钿技艺的专注、耐心与追求极致的匠心精神,为大家注入了深厚的人文滋养和精神力量。这份力量,将转化为更温暖、更坚定、更具创造性的教育实践,共同推动我校育人工作迈向新台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学生科、心理健康教育中心)